施工项目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项目管理的各个层次,从项目经理到材料员到栋号长乃至施工班组甚至是最普通的操作者在整个的系统当中虽然扮演不同的角色,但都是一个相同的责任主体,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质量、安全和经营目标开展协调工作。既然是协调工作,就涉及到组织管理,现结合本人的工作体会,重点就项目经理如何有效协调组织管理,提高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谈几点看法:
一、项目经理要坚持每天主持召开一次班前、班后会。班前会是项目经理同项目管理人员思想交流和统一的平台。一是项目经理要充分利用班前会把总公司、分公司的相关文件、制度做好及时的宣贯,使公司的文件、制度能得到及时的落实,保证人员思想的高度统一,确保政令畅通。二是通过班前会对近段的生产进度计划做好统筹安排,协调各工种、工序的先后施工顺序,搞好工序穿插,保证各工种施工人员及时组织到位,保证各节点进度计划的完成,确保工程平稳推进,尽量避免抢工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对质量、安全的负面影响。三是对关键工序、重点部位及特殊的施工工艺要进行技术、质量和安全交底,对存有重大危险源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安排专人进行全过程监控,实施旁站式管理,确保安全无事故和工程质量的一次成优。总之,项目经理要充分利用班前会把自己的项目管理思想传递给项目基层管理人员,形成思想上的高度统一,确保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班后会是总结、交流和提高的重要途径,即是对班前会工作安排的检查和总结,又是检验项目执行力的有效方法。通过组织班后会,项目经理要检验基层管理人员对班前会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从生产进度、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成本控制等工程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好的进行表扬,差的要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迎头赶上,使班后会变成一种总结会、激励会、提高会,有利于项目管理工作的全面提高。
二、项目经理要坚持每天参与一次工程验收。通过工程验收,获取第一手基础资料,是项目经理提高项目决策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一是通过参与工程验收能及时发现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所投入的人、财、物是否与工程规模和工期要求相匹配,便于及时调整施工人员,防止出现怠工和窝工现象,保证工程工期;二是通过参与工程验收能及时发现在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工序、重要的施工节点和重大危险源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是否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过程控制是否到位,便于及时进行纠偏,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三是通过参与工程验收能及时发现在成本管理、控制过程中的各种跑、冒、滴、漏现象,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堵住漏洞,提高经济效益。
三、项目经理必须坚持参与隐患整改,杜绝以包代管,整改要坚持回头看。积极有效的整改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目前,建筑施工绝大部分是手工操作,受操作者技术素质、材料、操作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影响结构质量,有的影响使用功能,有的影响安全生产,对这些问题的整改,如果项目经理在思想上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制定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整改,而是把以上问题推给相应的楼长、分包队长或班组长,以包代管,整改不坚持回头看或不注重整改质量,长期以往就会出现大的质量、安全问题,影响公司信誉,危及人身安全。
项目经理在坚持整改提高的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逐步由被动整改变为积极有效的预防,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减少返工、整修费用支出。整改是措施,防范是根本,如何能在整改过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防范问题的重复出现,是今后项目管理的重点。
总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质量安全是建筑红线,不可逾越。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创新,保证安全生产,不断向社会奉献更多、更好的优质精品工程,才能赢得市场,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